1.幼兒自然常識系列之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始于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過多種學說。
一般認為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于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
1、地球的形成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質主要是星云盤的原始物質,其組成主要是氫和氦,它們約占總質量的98%。此外,還有固體塵埃和太陽早期收縮演化階段拋出的物質。
在地球的形成過程中,由于物質的分化作用,不斷有輕物質隨氫和氦等揮發(fā)性物質分離出來,并被太陽光壓和太陽拋出的物質帶到太陽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質或土物質凝聚起來逐漸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與地球一樣,由于距離太陽較近,可能有類似的形成方式,它們保留了較多的重物質;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離太陽較遠,至今還保留著較多的輕物質。
關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盡管還存在很大的推測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盤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穩(wěn)定性,星云盤內的物質,包括塵埃層,因碰撞吸積,形成許多原小行星或稱為星子,又經過逐漸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誕生了。根據(jù)估計,地球的形成所需時間約為1千萬年至1億年,離太陽較近的行星(類地行星),形成時間較短,離太陽越遠的行星,形成時間越長,甚至可達數(shù)億年。
2、地球形成初期的化學性變化 至于原始的地球到底是高溫的還是低溫的,科學家們也有不同的說法。從古老的地球起源學說出發(fā),大多數(shù)人曾相信地球起初是一個熔融體,經過幾十億年的地質演化歷程,至今地球仍保持著它的熱量。
現(xiàn)代研究的結果比較傾向地球低溫起源的學說。地球的早期狀態(tài)究竟是高溫的還是低溫的,目前還存在著爭論。
然而無論是高溫起源說還是低溫起源說,地球總體上經歷了一個由熱變冷的階段,由于地球內部又含有熱源,因此這種變冷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地球仍處于繼續(xù)變冷的過程中。 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并無分層結構,后來由于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后成為粘稠的熔融狀態(tài)。
在熾熱的火球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于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于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
這樣就具備了所謂的層圈結構。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都逃逸了。
但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上升到地表成為新的大氣層。由于地球內部溫度的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
后來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下降,氣態(tài)水經過凝結,積聚到一定程度后,又通過降雨重新落到地面,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于是在地面上形成水圈。 最原始的地殼約在40億年前出現(xiàn),而地球以其地殼出現(xiàn)作為界線,地殼出現(xiàn)之前稱為天文時期,地殼出現(xiàn)之后則進入地質時期。
3、陸地的起源 有關大陸的起源問題,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家杜托特(A. L. Du Toit)于1937年在他的《我們漂移的大陸》一書中提出了地球上曾存在兩個原始大陸的模式。如果這個模式成立,那么這兩個原始大陸分別被稱為勞亞古陸(Lanrasia)和岡瓦納古陸(Gondwanaland);這實際上就象以前魏格納等人所主張的那樣,把全球大陸只拼合為一個古大陸。
杜托特認為,兩個原始大陸原來是在靠近地球兩極處形成的,其中勞亞古陸在北,岡瓦納古陸在南,在它們形成以后,便逐漸發(fā)生破裂,并漂移到今天大陸塊體的位置。 早在19世紀末,地質家學休斯(E. Suess)已認識到地球南半球各大陸的地質構造非常相似,并將其合并成一個古大陸進行研究,并稱其為岡瓦納古陸,這個名稱源于印度東中部的一個標準地層區(qū)名稱(Gondwana)。
岡瓦納古陸包括現(xiàn)今的南美洲、非洲、馬達加斯加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島、南極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它們均形成于相同的地質年代,巖層中都存在同種的植物化石,被稱為岡瓦納巖石。
杜托特用以證明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的存在和漂移的主要證據(jù),是來自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古氣候學方面。根據(jù)三十多年中積累起來的資料,有力地證明岡瓦納古陸的理論基本上是正確的。
勞亞古陸是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結合體,這些陸塊即使在現(xiàn)在還沒有離散得很遠。勞亞古陸有著很復雜的形成和演化歷史,它主要由幾個古老的陸塊合并而成,其中包括古北美陸塊、古歐洲陸塊、古西伯利亞陸塊和古中國陸塊。
在晚古生代(距今約3億年前)這些古陸塊逐步靠擾并碰撞,大致在石炭紀早中期至二疊紀(即2億至2億7千萬年前)才逐步閉合。古地質、古氣候和古生物資料表明,勞亞古陸在石炭~二疊紀時期位于中、低緯度帶。
在中生代以后(即最近的1-2億年間)勞亞大陸又逐步破裂解體,從而導致北大西洋擴張形成。研究表明,全球新的造山地帶的形成和分布,都是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破裂和漂移的構造結果。
在這過程中,大陸巖塊的不均勻向西運動和離極運動的規(guī)律十分明顯??偟目磥?,勞亞古陸曾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帶,岡瓦納古陸。
2.有哪些地球小常識
地球的體積正在緩慢膨脹,直徑增長約為每年0.5毫米。
地球上每天來自大氣圈外的隕石碎片約6噸。隕石燃燒的灰塵約0.8噸。
地球上每年發(fā)生地震約上百萬次,其中破壞力強的有10次左右。 過去50年間,地球原油儲量減少了20%。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14960萬千米。 地球與月亮的平均距離:38~414萬千米。
赤道半徑:6378千米。 極半徑:6357千米。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0075千米。
地球公轉一周:365日5時48分46秒。 地球的體積:11000億立方千米。
地球的表面積:510500000平方千米。 地球的陸地面積:149500000平方千米。
地球的海洋面積:361000000平方千米。 地球生物圈大氣層的厚度約為2500米,其中含氮78%,氧21%,氫1%,還有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
3.關于地球的資料100字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4.如何教小孩認識地球
現(xiàn)在的父母都注重孩子的啟蒙教育。而點讀書,看圖識字等就是孩子啟蒙教育,父母的首選。地球儀也是注重智力開發(fā)的父母給孩子的益智玩具之一。讓孩子從小知道一點地理知識,對他以后的成長,培養(yǎng)世界觀是很有好處的。
看到有人問“怎樣教小孩子認識地球”的問題。我就想到了點讀地球儀。通過一只點讀筆,在地球儀上一點,就有語音介紹點到的地方,介紹地理位置,介紹風土人情等等。而父母就是陪伴在孩子身邊陪著他玩就是了。
謝謝!
5.關于地球的知識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質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詞來自于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
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
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被分為不同的巖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2700-2890 D'' layer - D"層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qū)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內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
內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xù)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shù)據(jù)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shù)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xù)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shù)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赡苡晒?,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欖石,輝石(鐵/鎂硅酸鹽),鈣,鋁構成。
這些都是通過地震技術獲得的資料(所謂地震技術是指在地表人工制造一個震源,如炸彈之類的,通過接受地下的回波來確知地下結構的方法);我們只能在巖漿中獲得上地幔的采樣,對于其它層則無能為力。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成。
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構與物質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qū)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內核;水星有一個超大內核(相對于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內核與外核的類地行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部構造的理論只是適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
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
擴大發(fā)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涌上來的巖漿形成新地殼時。縮小發(fā)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
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及大部分印度洋 ¤納斯卡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qū)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
地震經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fā)生。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
在5億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學標準),不斷重復著侵蝕與構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生的火山口)。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
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shù)。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于39億年。
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tài)水(雖然在土衛(wèi)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tài)乙烷與甲烷,木衛(wèi)二的地下有液態(tài)水)。我們知道,液態(tài)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
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液態(tài)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巖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
現(xiàn)在板塊構造與生物活動維持著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大氣中穩(wěn)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
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
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huán)境下易和其他物質快速結合。地球大氣中的。
6.地球資料簡介
地球是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地球的公轉軌道并非是正圓,而是有著500萬公里的起伏變化,日地距離最遠時為15210萬千米,在天文學上這個時候的地球處于遠日點;最近時為 14710萬千米,這時地球處于近日點。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擴展資料:
地球的誕生與演化
1、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巖漿組成的熾熱的球,后來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tài)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浮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巖石組成的地球。
2、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地球自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fā)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形成了原始海洋。
3、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