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關于安徽的地理知識
1.平原、山地、丘陵相間的地形
2.溫和濕潤的季風氣候。
淮河以北為溫暖帶半濕潤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氣候。
氣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溫和濕潤,夏雨集中。
3.橫貫東西的長江、淮河。
4.過渡性的植被和土壤。
自北向南依次為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
淮北地區(qū)主要為棕壤,江淮地區(qū)為黃棕壤和黃褐土,皖南為黃壤和紅壤,此外在江淮和皖南地區(qū)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5.頻繁的旱澇災害。
安徽各種氣候災害中,旱澇次數(shù)最多,范圍最廣,危害最大。
以淮河流域尤為突出。
6.豐富的煤、鐵、銅等礦產(chǎn)資源。
淮北、淮南煤礦;馬鞍山鐵礦;銅陵銅礦等。
7.農(nóng)業(yè)發(fā)展和“新農(nóng)村”建設。
淮河以北以冬小麥為主,淮河以南以水稻為主
= =你是高幾的啊..這可不就是重點嘛..
2.地理知識大全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nèi)容> 原發(fā)布者:344788看 1.最大的洋:太平洋,也是最深的,水溫最高的,錳結核最多的 2.最小的洋:北冰洋海運最繁忙的洋:大西洋(為什幺?) 3.最大的洋流:西風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4.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5.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6.最高的島嶼:新幾內(nèi)亞島,也是分屬兩國的最大島嶼 7.唯一分屬叁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8.最長的海峽:莫桑比克海峽 9.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也是最寬的海峽 10.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11.船只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12.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13.最大的海:珊瑚海(479萬多平方公里).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14.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其次亞速海和渤海 15.鹽度最高的海:紅海,也是最年輕的海 16.鹽度最低的海:波羅的海 17.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馬尾藻海 18.島嶼最多的海:愛琴海 19.最著名的涌潮:錢塘江潮 20.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墨西哥灣,幾內(nèi)亞灣其次 21.最大的高塬:巴西高塬(500多萬平方公里).? 22.最高的高塬:青藏高塬(4000米以上).? 23.最大的平塬:亞馬孫平塬(560萬平方公里).liuxue86.com其次東歐平塬,西西伯利亞平塬 24.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其次大自流盆地(最大的自流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內(nèi)陸盆地) 25.最大的叁角洲: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叁角洲,其次長江叁角洲,湄公河叁角洲 26.最低的洼地:死海,吐魯番盆地第4,死谷第7 27.最大。
3.關于安徽省的常識有哪些
安徽省簡稱皖,位于華東地區(qū)西北部,是一個臨江近海的內(nèi)陸省份,面積13.96萬平方千米,地形多樣,南高北低。
安徽省在淮河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淮河以北屬溫帶季風氣候,長江、淮河穿境而過。安徽于清康熙年間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合為“安徽”。
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歷來都是人才輩出之地。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史冊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留下了諸如徽派建筑、徽墨歙硯、徽戲等文化瑰寶。
為中國的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地理概況安徽位于中國華東地區(qū)西北部,東鄰江蘇、浙江,北接河南,西界湖北,南有江西,具有獨特的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qū)位優(yōu)勢,被稱為中國長江三角洲的腹地。
安徽境內(nèi)的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4米。
全省南北長約570千米。東西寬約450千米。
地形地貌呈現(xiàn)多樣性,長江、淮河橫貫安徽。將全省天然的分成三部分——錦繡的江南山區(qū)、富饒的中部平原和肥沃的淮北平原,以及五個自然區(qū)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qū)、沿江平原、皖南山區(qū)。
氣候特點安徽省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終年溫和濕潤,并有明顯的南北氣候過渡特征。氣溫一般南部高于北部。
年降水量南部多于北部,山地多于平原。夏季各月降水量的逐年變化更大,往往引起旱澇災害。
自然資源安徽省擁有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其中。石灰?guī)r、巖鹽居全國前十位。
安徽省境內(nèi)的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最著名的有揚子鱷、江豚等。
瀕危的動物59種。森林資源也較為豐富。
森林覆蓋率達到30%。交通運輸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47千米,東西南北出省口皆有高速公路相連接;鐵路總里程2387千米,京滬、京九、隴海和寧西等鐵路縱貫境內(nèi):有4個民用機場,與全國幾十個大中城市通航;水運體系發(fā)達。
蕪湖、銅陵、安慶3個長江口岸實現(xiàn)了對外輪的開放。經(jīng)濟概況安徽省是中國主要糧食產(chǎn)區(qū)之一,農(nóng)業(yè)大省。
以水稻、小麥以主。農(nóng)業(yè)兼具有南、北方的生產(chǎn)特征。
全省漁業(yè)發(fā)達。經(jīng)濟魚類達40多種。
重工業(yè)以煤炭、機械、化工為主,是中國的煤炭和鋼鐵生產(chǎn)基地之一,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現(xiàn)代工業(yè)體系。安徽的古井貢酒、宣紙、徽墨、徽硯等聞名國內(nèi)外,是安徽省的經(jīng)濟支柱之一。
文化習俗安徽是南北文化交匯之地,這里地形復雜,受風土人情影響,文化習俗南北迥異。歷史上,楚國統(tǒng)治安徽300多年,使這里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
其中,徽州文化最為典型。從北宋后期,徽州文化全面崛起,明清時達到鼎盛。
徽州文化內(nèi)涵豐富,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yī)學、新安畫派、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等,無不顯示出獨特的風貌。省會:合肥合肥市位于省境中部,長江淮河之間,沿江近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qū)位優(yōu)勢。
合肥屬亞熱帶到暖溫帶的過渡區(qū)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全市總面積7266平方千米。合肥現(xiàn)轄3個縣4個區(qū)。
合肥市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的戰(zhàn)略地位,常為兵家必爭之地。名勝古跡眾多。
有三國古戰(zhàn)場逍遙津、曹操訓練弓弩手的教弩臺、古鐘長鳴的明教寺、呈宋代建筑風格的包公祠、包公墓園以及晚清重臣李鴻章故居、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故居等?!叭哦肌保嘿裰葙裰菔形挥诎不帐∥鞅辈浚靥廃S淮海平原,與蘇、魯、豫3省鄰近。
亳州唐朝以前稱譙(譙縣、譙郡),自唐代始稱毫州;2000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縣級亳州市升為地級亳州市??偯娣e8394平方千米,總人口521萬。
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湯都于亳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文物古跡遍布,歷史名人薈萃,以三朝古都名揚天下。
亳州是中醫(yī)藥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位居全國四大藥都之首,有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yè)市場。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壽縣位于安徽省中部。
淮河之濱,古稱壽春。春秋為蔡侯重邑,戰(zhàn)國時楚考烈王、西漢淮南王和東漢末年袁術均建都于此。
東晉改稱壽陽,隋稱壽州,到近代始稱壽縣。壽縣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城郊八公山是著名的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zhàn)主戰(zhàn)場。
此外,千古佳話將相和的主角之一廉頗也葬在八公山。壽縣南30千米是著名的神州第一大塘安豐塘,相傳此塘為春秋中葉楚相孫叔敖集民力所建。
壽縣文物古跡還有報恩寺、范公祠、孔廟、戰(zhàn)國墓葬、壽縣古城墻、清真寺、劉安墓、珍珠泉等。瓦埠湖銀魚、瓦蝦是壽縣最著名的水產(chǎn)。
八公山豆腐和傳統(tǒng)糕點大救駕聞名遐邇。蕪湖蕪湖市位于省境東南部,北臨長江,面積3325平方千米,轄4區(qū)3縣,人口231萬。
蕪湖市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境內(nèi)礦藏有鐵、銅、石灰?guī)r等。
工業(yè)以輕紡為主,還有機械、造船等門類。農(nóng)業(yè)以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為主。
長江流經(jīng)市境西北部,流程70余千米。漳河、青弋江、水陽江自南向北流貫平原。
其間河湖交織,形成水網(wǎng)圩區(qū)。蕪湖港為長江五大港口之一。
黃山秦代的黃山被稱為黟山,到了唐代天寶六年(747年),改名黃山。黃山素以奇?zhèn)デ嘻?、秀靈多姿著稱于世,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tài)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價值的國家級風。
4.高中區(qū)域地理(中國地理)知識梳理
一、中國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跨緯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處 跨經(jīng)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爾高原 相差5個時區(qū)相距5000千米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北回歸線穿過臺、粵、桂、云四省區(qū)優(yōu) 越 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fā)展多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提供條件(3)瀕臨的海洋 北→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太平洋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Km2內(nèi)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從鴨綠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侖河口(中越界河) 臺灣島、海地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6000多個海陸位置的優(yōu)越性:東部深受季風影響,有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沿海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陸上交通可同中亞、西亞和歐洲直接往來(4)陸界和鄰國陸界:長2萬千米 東:朝鮮 北:俄羅期、蒙古 西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 南:緬甸、老撾、越南 東:韓國、日本 東南:菲律賓 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二、行政區(qū)劃 (1)三級行政區(qū)劃分:?。ㄗ灾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xiāng)(鎮(zhèn));特別行政區(qū):香港和澳門附1:我國鄰國記憶十五鄰國陸上環(huán) 朝鮮俄國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緬老南 隔海六國要記全 印尼馬文菲日韓附2:我國省級行政中心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空格處請學生自己填寫)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qū)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qū) 黑 東北區(qū) 湘 中南區(qū) 吉 鄂 遼 粵 晉 華北區(qū) 桂 內(nèi)蒙古 瓊 京 豫 津 川或蜀 西南區(qū) 冀 云或滇 滬 華東區(qū) 貴或黔 蘇 藏 浙 渝 贛 陜或秦 西北區(qū) 魯 甘或隴 皖 寧 閩 青 臺 臺北 新 港 香港 澳 澳門 附3:中國省級行政區(qū)歌訣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nèi)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華東六省上海市,三江魯皖閩臺島;中南五省加一區(qū),兩湖兩廣南到;西南三省一區(qū)市,川云貴藏添重慶;西北三省加二區(qū),陜甘寧青新疆好。三、我國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國總人口:12.95億,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2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東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線: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人口密度線東南——面積占43%,人口占94%(3)農(nóng)村人口比重大,城鎮(zhèn)人口比重小城市發(fā)展政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guī)模,合理發(fā)展中小城市,建設新型鄉(xiāng)鎮(zhèn),大小城市有機結合,城鄉(xiāng)人口合理布局。
(4)華僑(中國國籍或雙重國籍)與華人僑鄉(xiāng) :廣東、福建 (5)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zhì)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分析:四、我國的民族(1)分布:我國的民族分布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等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省區(qū)。
(2)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3)人口最多少數(shù)民族:壯族 400萬人口以上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8個。(4)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傣族——潑水節(jié)、孔雀舞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況(1)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三級階梯的情況: 海拔(米) 主要地形類型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 原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①關注:階梯交界處的水電站②德國地形的三級階梯:由南向北——阿爾卑斯山脈、巴伐利亞高原、北德平原③我國沿不同經(jīng)緯度的地形剖面圖:沿經(jīng)線作剖面:30°N、38°N、45°N沿緯線作剖面:90°E、100°E、110°E大陸架的分布:黃海、渤海全部、東海大部(最寬廣)、南海一部分 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 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 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地段,產(chǎn)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五種基本地形齊全:為因地制宜、發(fā)展多種經(jīng)營提供條件山區(qū)面積廣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在林、牧、礦、旅游等方面有優(yōu)勢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脈——構成地形骨架,成為地形區(qū)之間的分界線東西走向:北:天山—陰山;中:昆侖山—秦嶺;南:南嶺東北—西南走向:東:臺灣山;中:長白山—武夷山;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雄偉,主峰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國、尼泊爾邊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南北走向:橫斷山脈、賀蘭山注意:跨三級階梯的山脈——秦嶺;位于第三級階梯的山脈:長白山、南嶺、武夷山、臺灣山脈。省區(qū)界線附近的山脈:太行山(山西、河北)、賀蘭山(內(nèi)蒙古、寧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嶺(湖南、廣東)、大巴山(四川、陜西)、巫山(重慶、湖北)、祁連山(甘肅、青海)流域界線:巴顏喀拉山(黃河、長江)。
5.中國地理知識
第八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1、中國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南北跨緯度為49個緯度;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西跨經(jīng)約60個經(jīng)度。3、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與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陸上鄰國有14個蒙古、俄羅斯、朝鮮、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緬甸、老撾、越南;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4、中國位置優(yōu)越,地域廣大,為發(fā)展多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提供了有利條件;便于對外交往與合作;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
5、中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臺灣島、海南島等,半島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海峽有東海臺灣海峽、內(nèi)海瓊州海峽等。
6、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劃分為省、縣、鄉(xiāng)三級。7、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qū),包括23個?。ㄊ煜ふ莆眨?、5個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1997年7月1日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1999年12月20日設立),記住每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和省會中心。
8、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為12.95億,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尼日利亞。
9、中國的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10、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了92%,其他55個民族共占了8%,為少數(shù)民族。
11、中國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第九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1、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在青藏高原向東、向北、各類地形成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2、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為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能在圖上找出)3、我國主要的東西走向的山脈有: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我國主要的南北走向的山脈有:賀蘭山;橫斷山脈。4、我國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牧草如茵,山巔白雪皚皚,冰川廣布。
內(nèi)蒙古高原----地勢平坦、一望無垠、東部地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茂,以生產(chǎn)三河牛和三河馬文明。 黃土高原----身披深厚黃土、地形豐富多姿。
黃土質(zhì)地疏松、植被覆蓋差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許多地方溝壑縱橫。 云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農(nóng)田多為重重疊疊的梯田。
5、我國的三大平原: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黑土廣布,多沼澤和凍土。 華北平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由黃河、海河、淮河的泥沙沖積而成。
長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眾多、物產(chǎn)豐富,有“水鄉(xiāng)”和“魚米之鄉(xiāng)”美譽。6、我國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內(nèi)部較平坦,沙漠廣布,最大的為塔克拉瑪干沙漠。
準噶爾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內(nèi)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為典型的內(nèi)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海拔較低,內(nèi)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但物產(chǎn)豐富。7、我國的主要丘陵有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8、我國冬季(1月份)的氣溫:南北溫差很大。1月份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我國夏季(7月份)的氣溫: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較低溫。9、我國的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我國的年降水量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季節(jié)多,冬春季節(jié)少。知道季風活動與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關系。
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10、我國的氣候特點: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11、知道氣候特點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12、我國主要的災害性天氣:臺風:在東南沿海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現(xiàn)在夏秋季節(jié)。
寒潮:我國北方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急劇的降溫。主要出現(xiàn)在冬季。
13、能在地圖上說出中國的主要河流。14、長江:發(fā)源于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流經(jīng)11個省區(qū)(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能在圖上找出來)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上游---落差大,峽谷多,水流急,水能豐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河道曲折,水網(wǎng)密布;下游---水流平穩(wěn),江闊水深,地勢低平,有利于航運。15、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干流流經(jīng)9個省區(qū)(青海、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