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人對死有哪些避諱的說法
首先,古代根據(jù)人的社會地位,對死亡各有其名稱。
《禮記》謂天子死為“崩”;諸侯死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清代,對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其次,根據(jù)人的年齡劃分,不滿20歲死亡的謂之“殤”,此又分為三類:8?11歲死者為“下殤”;12?15歲死者為“中殤”;16?19歲死者為“上殤”。 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嫁者則不為“殤”。
青壯年死者謂之“夭亡”,但于訃告上均寫“疾終”,引魂幡、《薦亡文疏》上均寫“云終”、“告終”。老年死者謂之“壽終”。
如系家族最高長輩,男加“正寢”,女加“內(nèi)寢”字樣。故后世“正寢”二字已成為死的代名詞。
再次,根據(jù)人的死因劃分,為某種事情舍命者謂之“殉”,如為職責因公而死謂之“殉職”;戰(zhàn)爭中死于陣地者謂之“陣亡”,現(xiàn)作“犧牲”。死于外地謂之“客死”。
死于非命謂之“兇死”,等等。再其次,根據(jù)人的宗教信仰劃分,和尚死謂之“圓寂”、“示寂”;喇嘛死謂之“涅盤”;道士死謂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謂之“歸主”;回民伊斯蘭教教徒死謂之“無?!?。
第五,民間對死的敬稱(禮_貌用語)。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陰陽家“就本”、“星殞”者;一般稱人死為“辭世”、“與世長辭”、“過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時見之于書面的一律稱“千古”;靈牌、引魂幡上一律寫“已故”。
最后,北京民間土語、俏皮話(非禮貌用語)稱死者有不同說法。如“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擔)”、“聽蛐蛐兒叫喚去了(言已入土與秋蟲為“伴了)”“嗝兒屁著涼了”、“翹辮子”、“踹腿”、“蹬腿兒”,等等。
這類詞多具有貶義,不能用在喪禮和其他正式場合上。
2.中國人對死亡是如何避諱的
死亡是中國人的最大忌諱,從古到 今不知用了多少委婉的詞語來表達。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皇帝死了叫“駕 崩”,意思是好像高山崩塌,是最嚴重的 事。做官的死了叫“卒”(“終了”之意)。
讀書人死了叫“不祿”。民間對于“死”的叫法,更是五花八門, 如過去了、過世了、老了、走了、上西天了等等。
對于未成年而亡的一般叫做“夭折”、“夭 逝”等。對敬愛或親近的人死了,常用“逝 世”、“去世”。
高齡老人死去一般稱“壽終正寢”。發(fā)生意外而死稱“遇難”。
為國為民而死 一般稱犧牲、捐軀、殉國、殉職。宗教對“死”也有一些特殊的稱呼。
佛教的和尚、尼姑死了都叫“圓寂”或“捏 槃”;道教的道士死了叫“羽化”或“登仙”。
3.語文 文化常識
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這反映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嚴格的等級制度。君王至高無上,享有種種特權(quán),連“死”也有專稱,除“崩”外,還有“山陵崩”、“駕崩”、“晏駕”、“千秋”、“百歲”等。一般官員和百姓死亡,則稱“歿”、“殂”、“千古”、“殞命”、“捐生”、“就木”、“溘逝”、“作古”、“棄世”、“故”、“終”等。父母死后。孩子們則諱稱“孤露”、“棄養(yǎng)”,長輩去世則婉稱“見背”。佛道徒之死,說法更多,如“涅般”、“圓寂”、“坐化”、“羽化”、“示寂”、“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跋墒拧爆F(xiàn)也可用于被人尊敬的人之死。
到了現(xiàn)代,“死”的諱稱更是五花入門,書面上除沿用不;少古人的稱謂外,又有了一些新的詞語,如“安息”、“長眠”、“逝世”:“長逝”、“謝世”、“離世”、“亡故”、“永別”等??陬^則一般婉稱“老了”、“沒了”、“壞了”、“過世”等,在特定環(huán)境中,也可說“去了”、“走了”等。
“死”還有許多有著特殊意義的諱稱,如:為正義事業(yè)而死叫“就義”,為國家和人民而死叫“獻身”、“犧牲”、“捐軀”、“殉國”、“殉職”等,死于意外事故叫“遇難”,年幼而亡叫“夭折”。生病而死叫“病故”,年老在家安然而故叫“壽終正寢”,被尊敬的人死去叫“與世長辭”、“心臟停止了跳動”、“停止了呼吸”,馬列主義者去世叫“去見馬克思”。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基前的講話》一文中,諱稱導(dǎo)師馬克思逝世為“停止思想”、“永遠地睡著了”、總之,“死”的諱稱相當復(fù)雜,時代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名目也不盡相同。
參考資料:
4.關(guān)于避諱文化的詞語
所謂避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格,通常也叫“諱飾”。即說話時,遇有不良的連帶意義,或有隱情而不便啟齒時,不直接說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間接地表述。比如“死”,從古到今,人們用了很多種同義的說法來間接表述,而不直接說“死”。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觸龍在趙太后面前,稱自己的死為“填溝壑”,稱太后的死為“山陵崩”。李密《陳情表》中用“慈父見背”來婉指父親去世,又用“舅奪母志”來婉稱母親的改嫁。在古人筆下,凡是可能引起別人產(chǎn)生不良聯(lián)想的事物,也盡可能地采用諱飾的方法。如生病說成“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意謂自己臥病在床,不能出門采伐柴薪。上廁所被說成“更衣”?!顿Y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課文《赤壁之戰(zhàn)》):“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另一種避諱,即人物姓名的避諱。這里的所謂“避”,是指躲開,回避;所謂“諱”,是指忌諱、隱瞞。具體地說,是指對帝王、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諱之。人們在說話或?qū)懳恼碌臅r候,遇到應(yīng)該忌諱的人物的名字,必須設(shè)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或用其他辦法來改說改寫。人物姓名的避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皇帝的名字,全國臣民都要避諱,叫做“國諱”,也叫“公諱”。另一種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諱,叫做“家諱”,或叫“私諱”。
5.文化常識介紹(任意)
1.古代文化常識介紹——避諱
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人風(fēng)"即"民風(fēng)"。
《修辭學(xué)發(fā)凡》解釋說:“說話時遇有犯忌觸諱的事物,便不直說該事物,卻用旁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者裝飾美化的,叫做避諱辭格?!彼^避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格,通常也叫“諱飾”。即說話時,遇有不良的連帶意義,或有隱情而不便啟齒時,不直接說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間接地表述。比如“死”,從古到今,人們用了很多種同義的說法來間接表述,而不直接說“死”。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觸龍在趙太后面前,稱自己的死為“填溝壑”,稱太后的死為“山陵崩”。李密《陳情表》中用“慈父見背”來婉指父親去世,又用“舅奪母志”來婉稱母親的改嫁。在古人筆下,凡是可能引起別人產(chǎn)生不良聯(lián)想的事物,也盡可能地采用諱飾的方法。如生病說成“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意謂自己臥病在床,不能出門采伐柴薪。上廁所被說成“更衣”?!顿Y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課文《赤壁之戰(zhàn)》):“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另一種避諱,即人物姓名的避諱。這里的所謂“避”,是指躲開,回避;所謂“諱”,是指忌諱、隱瞞。具體地說,是指對帝王、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諱之。人們在說話或?qū)懳恼碌臅r候,遇到應(yīng)該忌諱的人物的名字,必須設(shè)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或用其他辦法來改說改寫。人物姓名的避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皇帝的名字,全國臣民都要避諱,叫做“國諱”,也叫“公諱”。另一種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諱,叫做“家諱”,或叫“私諱”。
中學(xué)語文中遇到的避諱,一般都是“國諱”。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個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決定這一年的政事,所以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便稱為“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為“嬴政”。嬴政當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來代替“政”,“政月”改稱“正月”。這還不徹底,后又改“正”的讀音為“zhēng”,“正月”讀成“征月”。漢文帝名恒,因為“恒”與“?!蓖x,于是改“恒山”為“常山”,改“姮娥”為“嫦娥”。漢光武帝名劉秀,便把“秀才”改稱為“茂才”。魯迅《阿Q正傳》中稱趙太爺?shù)膬鹤于w秀才為“茂才先生”,其源蓋出于此。晉文帝名叫司馬昭,“昭”字別人就不許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稱為“王明君”(“昭”與“明”同義)。杜甫《詠懷古跡》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來。唐代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宮賦》:“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兩個“人”均為“民”。唐高宗叫李治,當時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與“理”同義)。柳宗元《郭橐駝傳》:“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yè)也。
這兩個網(wǎng)上有很多
6.如何應(yīng)對文學(xué)常識中的死知識
文學(xué)常識中的"死知識",是指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記住的知識,死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看上去是知識,卻從來不會考的知識,在文學(xué)常識中充斥著大量的此類知識,學(xué)生記了好多,到不知道這些壓根就不會考。另一類"死知識"是指考試時會考,但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性記住的知識。
對待死知識,是讓孩子花更少的時間去掌握,因此,我們的學(xué)生在做文學(xué)常識題時,直接把答案給他們,讓他們抄。打個比方,假設(shè)有道填空題,《語文知識地圖》是誰提出來的,你花三個小時又百度又是谷歌又是四處查找,不如直接抄后面的答案--黃保余。
因此,學(xué)習(xí)文學(xué)常識,是要更快地掌握正確答案,然后熟記他,而不是把自己浪費的琢磨答案是什么上。
比如說孩子上高中以后,他還會考的文學(xué)常識會考外國文的增多,考什么?很多的時候是考《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個人認為孩子看那本書興趣也不見得大,看了那本書也不見得能答上題。我采用的還是那個笨辦法,直接把歷年考的題我們早就整理完了。你就拿過來,保爾什么性格特點?那段話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追求?照著答案熟悉一下就成。
但不建議為了考一個知識點,去讓孩子看《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如果孩子真喜歡的話,那跟考試沒關(guān)系,那是孩子的愛好到那一步了。
7.文化常識介紹(任意)
1.古代文化常識介紹——避諱 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人風(fēng)"即"民風(fēng)"。 《修辭學(xué)發(fā)凡》解釋說:“說話時遇有犯忌觸諱的事物,便不直說該事物,卻用旁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者裝飾美化的,叫做避諱辭格?!?/p>
所謂避諱,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意義上的修辭格,通常也叫“諱飾”。
即說話時,遇有不良的連帶意義,或有隱情而不便啟齒時,不直接說出該事物,而用旁的話間接地表述。比如“死”,從古到今,人們用了很多種同義的說法來間接表述,而不直接說“死”。
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觸龍在趙太后面前,稱自己的死為“填溝壑”,稱太后的死為“山陵崩”。李密《陳情表》中用“慈父見背”來婉指父親去世,又用“舅奪母志”來婉稱母親的改嫁。
在古人筆下,凡是可能引起別人產(chǎn)生不良聯(lián)想的事物,也盡可能地采用諱飾的方法。如生病說成“采薪之憂”(《孟子·公孫丑下》),意謂自己臥病在床,不能出門采伐柴薪。
上廁所被說成“更衣”。《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課文《赤壁之戰(zhàn)》):“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p>
另一種避諱,即人物姓名的避諱。這里的所謂“避”,是指躲開,回避;所謂“諱”,是指忌諱、隱瞞。
具體地說,是指對帝王、長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諱之。人們在說話或?qū)懳恼碌臅r候,遇到應(yīng)該忌諱的人物的名字,必須設(shè)法避開,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或用其他辦法來改說改寫。
人物姓名的避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皇帝的名字,全國臣民都要避諱,叫做“國諱”,也叫“公諱”。另一種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諱,叫做“家諱”,或叫“私諱”。
中學(xué)語文中遇到的避諱,一般都是“國諱”。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個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決定這一年的政事,所以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便稱為“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為“嬴政”。嬴政當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來代替“政”,“政月”改稱“正月”。
這還不徹底,后又改“正”的讀音為“zhēng”,“正月”讀成“征月”。漢文帝名恒,因為“恒”與“?!蓖x,于是改“恒山”為“常山”,改“姮娥”為“嫦娥”。
漢光武帝名劉秀,便把“秀才”改稱為“茂才”。魯迅《阿Q正傳》中稱趙太爺?shù)膬鹤于w秀才為“茂才先生”,其源蓋出于此。
晉文帝名叫司馬昭,“昭”字別人就不許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稱為“王明君”(“昭”與“明”同義)。杜甫《詠懷古跡》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p>
“明妃”就是由此而來。唐代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民”字改用“人”字。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倍拍痢栋⒎繉m賦》:“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兩個“人”均為“民”。唐高宗叫李治,當時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與“理”同義)。
柳宗元《郭橐駝傳》:“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yè)也。 /200503/250338.html /viewthread.php?tid=298840 這兩個網(wǎng)上有很多。
8.古代文化常識的禮俗
三從四德,三綱五常
封建社會強迫婦女遵守的道德標準為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綱五常是我國封建時代所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guī)范。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
封典、封禪
封典,封建時代帝王以爵位名號賜予臣下及其家屬的榮典。封禪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禮。一般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在泰山上筑土為壇祭天,報天子之功,稱封;在泰山腳下的梁父山辟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避諱
指凡遇到君王、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為避免直接說出,則改用同音字或缺筆的辦法來回避。帝王、孔子之名,眾人共諱,稱作公諱。避家人父祖稱家諱。
北面、南面、東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稱南面,臣子稱北面。如“室坐則東向為尊,南向次之,北向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
兩膝著地,臀部貼在腳跟上為坐;直身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謝罪、表示尊敬;跪起,準備起身,但雙膝尚未離地,是為跽,又叫長跪,是受驚而聳身欲起的樣子;臀部著地,兩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態(tài)度。
婚禮
女子出嫁叫“歸”,回家省親叫歸寧,而被夫家拋棄回歸母親家叫遣歸。古代婚姻要經(jīng)過六道手續(xù)叫“六禮”。舉行婚禮時,夫婦在青布帳篷里交拜,這帳篷叫青廬。
喪葬、祭禮
天子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庶人死叫“死”。古人喪葬有棺有?。ㄍ饷娴奶坠祝?。裝尸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葬叫“殮”,停棺叫“殯”,埋棺如穴叫"葬".在喪禮中,根據(jù)親疏關(guān)系穿一定規(guī)制的喪服,有“斬衰”“齊哀”等五服之說 ,喪服又統(tǒng)稱“缞绖”。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個太牢;諸侯五廟,用一個太牢;大夫三廟,用少牢。為人餞行要祭路神,叫“祖”;要灑酒于地,稱“酹”。
拜
古人把拜分為九種。最重要的是“稽首”:跪于地,頭扣地多時,是臣事君之禮。頓首,以頭叩地,同時要面色失常、言語失聲,只在有急事求人時才用。“肅拜”最輕,拱手而已,類似現(xiàn)在的作揖?!霸侔荨笔前輧纱危硎径Y節(jié)隆重,有時用作敬辭。
歃血、釁鐘
古人定盟,雙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鐘、鼓制成,殺牲或殺人以祭,將其血涂在器物上表示誠敬,稱為“釁”。
9.鄭韶大難不死的文化常識
皇帝的謚號。隋煬帝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末代皇帝姓楊名廣,生前好大喜功,又濫殺無辜,抄執(zhí)政13年就國滅身亡。死后給他的謚號叫“煬”,故世稱隋煬帝。古代皇帝死后都要給他一個謚號——概括其襲一生的品行或功業(yè)。如漢百武帝劉徹,因為他生前好武,而且擴大了疆士,所以謚號叫“武”。而楊廣生前內(nèi)心險惡,嫉妒度有才能的人,所以謚號“煬”。煬,意為火勢很旺,指楊廣的暴政,所以這是一個極壞的謚號。